192020Jan

Dialogue With A Stranger – Our Story

陌陌對話
我們的故事

多謝你地每個參加者抽出寶貴既時間,上到車上面同我地進行「陌陌對話」哩個活動。雖然活動只係得短短15分鐘,希望透過活動可以令你明白我地雖然無論膚色、種族、宗教等等,同你都未必一樣。不過我地一樣紮根係香港,當哩度係我地既屋企。以下我地咁多位陌陌對話大使既故事,希望你有時間可以睇下了解我地更多喇!! 多謝 😊


  1. 成俊傑 Singh Inderjeet

男  中四  印度裔

在地利亞書院就讀的中四男生,兩頰豐滿紅潤,熱血的個性彰形於色。右手腕上掛著一隻圓銀鈪,朋友說,雖然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歷史文化很相近,語言也相通,但僅憑族民的外觀還是能分辦出來,這些鈪是個記認,是印度族裔的特徵。

當談起拍攝的話題,他會滔滔不絕。當播放影片,他會目不轉睛地看,俊傑與拍攝攜著手成長。四、五年前起,還是小六中一的他已與朋友一起拍攝,攝著各樣的網上流行主題,例如「學校常見的幾種人」「身邊總有這幾類朋友」等,拍攝讓他很快樂,也叫他興奮。他最喜歡拍攝刺激、有趣的短片,當有這樣的短片概念和機會時,不管是幕前演出還是幕後拍攝,都極其樂意參與。

「拍片這回事,好的拍檔很重要。如果對方對拍攝這件事情不感興趣,儘管他有技術,也很難長期合作下去。」這是俊傑經驗之談。能在小學初中年紀找到自己興趣的人並不多,確定它並堅持走下去的更是難能可貴,俊傑未來將繼續拍攝,並籌備營運一個YouTube頻道,擬名為「Bulletin Studios」。

我中文說得不大好,請不要介意——這句話他常掛在口邊,下一秒,當談起拍攝的話題,他又情不自禁以流利的廣東話侃侃而談起來……




  1. 李嘉誠 Jahangir Ashar

男  中五  巴基斯坦裔

常常站在一角不作聲,卻暗藏一身好本領。腼腆的嘉誠習慣輕輕地說話,翩翩地微笑,他會游泳,也會製片。尤其製片,一談到拍攝、剪輯等話題,雙眸會亮起來。

「是的,我喜歡拍片、剪片。」可是一談到出鏡當演員,他則腼腆尷尬地搖頭揮手。有次拍攝演員不足,拍檔邀請他出鏡替代,他一直拒絕,拍檔苦口婆心,花盡九牛二虎之力勸說兩小時,他才答應……出背影。最後短片也經導演技巧拍攝,及嘉誠巧手剪輯下順利誕生。「原本拍得很沉悶,我覺得。經他剪輯後,整條短片有趣好看多了!」嘉誠拍檔如此說。

看著這些鬼斧神工,實在叫身邊人讚嘆。嘉誠誠言,這些技術都是從網上看片自學的。聽畢之後,讚嘆聲更響了:天才叫人欣賞,默默耕耘的天才,叫人敬佩。





  1. 樂文(穆努曼) Mohammad Numan

男  中五  巴基斯坦裔

在香港出生,本地學校成長的樂文,活潑開朗,喜愛開玩笑,有時會捉弄一下朋友,他總在風趣的群體中,風趣的群體中也總有他。

父親是工地主管,母親是家庭主婦,當初認為香港經濟環境好,賺錢不錯,便移師來港定居,樂文就在香港這片福土誕生。呼吸著自由的空氣,樂文嚮往自由。學校各科目中他最喜歡體育課,雖然他也愛運動,會籃球,會板球,可是最吸引他的,是體育課常有「自由時間」,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活動,玩自己喜歡的遊戲。

雖然嚮往自由,但同時有些原則還是會遵守的,例如玩遊戲時願賭服輸,猜拳輸了會安份退場,聽到朋友說髒話會忍不住搧拍對方肩膀提醒。談到未來,他想當名警察。「警察工資不錯,是份好工作。」他笑言。話雖如此,相信樂文選擇當警察,除了繼承父母賺錢的思維外,還因他內心正在萌芽的正義感。




  1. 志文(森志文) Samiullah Tarig

男  中四  巴基斯坦裔

在群體中,有些人擅長開發話題,是群體中的氣氛催化劑,話題開發者;有些人擅長承接話題,是群體中的氣氛延續劑,話題繼承者;有些人擅長成為話題之一,是群體中的氣氛潤滑劑,話題共存者。志文屬於最後一種。

志文有著溫馴的個性,話不多,總是默默地參與在小群體之中。小群體打遊戲機,他會跟著。小群體打籃球,他也跟著。小群體去聽課,他也會一起。群體中出現話題他會孜然聽著,當不幸成為開玩笑的話題,他會呆呆笑著,不辯解,也不反擊。就這樣安然地與話題共存著。

他喜歡打遊戲,一旦進入遊戲模式,整個人很投入,話會變多。學校科目中最享受資訊科技課,尤其學寫電腦程式。「與電腦遊戲相關嘛!」朋友搶著說。

志文認同地咧咀微笑。




  1. 艾美 Aimen

女  大一  幼兒教育  巴基斯坦裔

幾乎每個巴基斯坦女生都有個空姐夢,艾美也不例外。艾美身型高挑,聰慧過人,曾經收過航空公司的取錄信。然而,當時她因事回了巴基斯坦,空姐夢與她擦身而過。

外公輩已在香港生活,當時外公任職警察,常常因公早出晚歸,艾美媽媽則因獨留家中,常常看香港電視節目解悶。電視節目看多了,廣東話掌握得愈來愈好。艾美在港出生不久,約1歲便回故鄉巴基斯坦成長,直至中一才回港。中一至今的六年多,艾美努力學習中文,進步神速,家中母親的幫助及影響功不可沒。

艾美想當空姐的原因是開拓視野,接觸不同文化事物。至今雖然因機緣錯失,加上家人反對,空姐夢告一段落,但她依然不甘於安坐斗室,未來想做多些外展的工作。中學畢業後有兩個念頭,一是當社工,二是當幼稚園老師。後來香港教育大學的幼師文憑課程先取錄她,於是開展了與小孩相處同樂的教學生活。她誠言,坐定定寫教案是讓她最頭痛的事。

在故鄉成長,體驗過巴港兩地學制的她,深切體會到香港的學習和生活壓力。香港的生活節奏很快,競爭大,總是向前跑著。尤其看到在港的妹妹,放學後要上補習班,然後才到廟宇讀可蘭經,她的同學還有不同興趣班要上,這樣的生活叫艾美倒抽一口涼氣。然而,雖然如此,艾美仍是非常喜歡在港生活,因為香港十分國際化,民族枷鎖少,選擇機會多,能滿足她開拓視野,接觸不同人、不同文化事物的渴求。





  1. 思思Nafissa

女  大一  幼兒教育  巴基斯坦裔

嬌小的身軀,個性硬朗,思思是個精靈的女漢子,是隻傲嬌的野馬。自幼喜歡活動,她會打排球,會游泳,自由泳、蝶泳……她是學校泳隊的一員。喜愛室外的風,多於辦公室內安穩的冷暖氣,她深知自己適合走動的工作,並說自己起初的目標是當警察。

後來發現身邊不少朋友的志願都是當警察,像民族命運列車的路軌。她開始思考,想嘗試一下別的部門。於是她把目標轉向懲教署,可是遭家人以安全為由反對。父母視女兒為寶貝,自然以保護她優先。就這樣,思思安份守己地讀教師文憑課程,寫寫教案,照顧小朋友。

到幼稚園實習時期,思思曾受到不公平對待,曾被人「未審先判」質疑她的工作能力。她努力維護她的尊嚴,在受側目的環境下認真工作,適當的時候為自己辯解,最終獲得同事及學生認同。

在不服輸的個性背後,她並沒有放棄自己理想:「其實我一直對犯罪學十分感興趣,因此我才想過當警察、進懲教署,可惜當時家人不贊成。現在我的目標是投考入境署,身邊的朋友都說少數族裔要考進入境署很難,有些即使考進了,在訓練營中身心靈及與人相處方面也不一定捱得住。但我也想去嘗試。」她計劃完成這幼師文憑課程後,便報讀入境署相關課程,雖然不容易,教學語文也是一大難關,但她仍然想嘗試。她懷著堅毅的眼神,平靜地說。





  1. Kiran Fatima MohammadKiran

女  職青  巴基斯坦及土耳其裔

白皙的皮膚,圓亮的大眼,擁有西方美女的臉胚,Kiran父親是巴基斯坦裔,母親是土耳其裔,聽聞還混含其他國藉的血統。她滿有耐性,現在的工作需要照顧小孩子,他們都很喜歡她,不時會送她畫作、心意卡、朱古力、美食,有時她也會抱抱他們,或牽著他們散步玩耍。

因著她的外貌裝束,她曾受禮遇,也曾受劣待。一襲民族服,是人情冷暖的照妖鏡。她西方美女的外貌很討人彬彬禮待,可是有次當她披著巴基斯坦民族服,抱著年幼的孩子,疲坐在巴士的關愛座上。一名中老年男士撐著拐杖走來,滿座乘客,有人卻唯獨選擇她來「提醒」,斥責不讓座。

待遇有時特別好,有時特別差,她也沒很放在心上。安全和色彩是她的焦點。她喜歡住在香港,因為即使很晚,交通工具仍運作,也很安全。下班後,悠悠地晚膳、逛街、看電影都可。回想故鄉和很多國家,晚上七時左右很多餐廳店舖都關了,在外也要特別注意安全。香港生活叫她享受,也很安心。




  1. Mohammad IsaacIsaac

男  職青  巴基斯坦裔

Isaac是個愛Chill的人,他最享受晚上到酒吧跟朋友坐坐,吃著水煙聊聊天。他喜歡開玩笑,聊著聊著很容易就讓大家都笑容滿臉。爽朗、不羈,這是剛認識他的人的印象,相處久了,會發現他不正經的背後,背負著溫柔和樂於助人的個性。

有次遇上別人被歧視,當時他也在車上,剛加班完,身心疲累正在休息。赫然遇上事件發生,他眼見被歧視者含冤受屈,知道對方正在難受。他憤而站起,與那名歧視者吵了一架,為的就是為那人討回一個公道。他勇氣的來源不是憤怒,而是對被歧視者感受那顆溫柔的心。

他畢業了一段時間,現在的工作屬於顧客服務業。平常上班他總是樂於協助客人,各式各樣的人找他,林林總總的瑣瑣碎碎,他也照行不誤。久而久之,有些過度依賴的不快個案發生,例如有人半夜致電他幫忙處理非緊急事情等。幸而這只是偶見之事,但這些都是他平常樂於助人的證明和副作用,他明白,也願意承擔這份重量。





  1. Shakeel AhmedShakeel

男  職青  巴基斯坦裔

以流利的廣東話與同事朋友打罵說笑,直呼朋友「傻仔」,朋友回敬「樣衰」,大家開懷大笑。Shakeel是個沒架子、友善,而且很享受群體生活的人。「在這裡工作,同事間不時互相說說笑,氣氛輕鬆愉快。加上,看著小朋友活躍地跑來跑去,整個人也自然會開心起來。」

談到群體生活,不得不提他的中學生涯。Shakeel出生於巴基斯坦,小時候來港,中學進了本地學校,與香港朋友聯群結黨地生活。他們最喜歡一起外出「圍威喂」,逛街吃飯看電影,不需思考,無憂無慮,叫他至今仍回味無窮。「那時一起開玩笑,互相取笑也不介意,凡事都一起做。」「是吃飯方面有些問題,因我的宗教,有些東西不能吃,不過大家也會互相遷就,常常陪我吃海鮮,吃快餐。」Shakeel回甘微笑。

學校裡他也聽過同學叫他「叉仔」等名字,聽在耳裡,這些稱呼挺刺心的。幸而老師聽到,不用他開口,已站出來為他辯護,指正同學尊重及用詞。Shakeel深受感動。

中學的深刻經歷,建立了他友善沒架子,尊重互助及愛好群體生活的個性。亦為他今天及日後接觸的群體,帶來「圍威喂」的輕鬆氣氛和互相遷就的「團體精神」。



  1. 呀山 Ahsan Ahmed

男  社工  巴基斯坦裔

高大的呀山三年前從英國回流,現職社工,幫助在港生活的不同少數族裔群體。他在香港出生、成長,雖然往後差不多整段中學生涯都在英國渡過,不過他對香港有些深刻的感受︰「香港可謂生活自主,你喜歡穿什麼風格的衣服,或是喜歡晚上出來逛街都可以,不會有強烈的社會文化批評。每人都像獨立個體,各自生活,但又不完全如此。例如社會文明,有人問路會幫忙,人多會有序排隊等。」

有人的地方總有可能出現相處問題,不管種族國籍,例如家庭糾紛等。同時,也不是每人都能流利地說廣東話,或像他般適應香港生活,例如少數族裔在港常出現找工作的難題。「有時我也感覺很難幫上忙。」他誠言。自己同樣是少數族裔香港人,有不少服務對象的經歷他也曾身同感受,而且直至現在還偶有發生,例如有意無意的歧視稱謂和對待,他和服務對象都面對著同樣境況。

在艱難的環境中,有人會選擇自保,無視他人;有人會選擇「迎難而助」,與人共同面對。呀山是後者。他在社區服務中心努力開辦不同興趣班、技能班,裝備不同族群人士,努力助人融入及適應香港生活。面對人際紛爭個案,他會盡力調解,適時尋找更多資源協助。社工不單是個稱謂,更是種使命,呀山正每天實踐著。



  1. 亞美 Maria Mohammad

女  大四  商科  巴基斯坦及土耳其裔

身為混血兒,亞美體內流動著跨文化的活躍細胞,不管在什麼群體,面對什麼國籍、年紀的人,溝通間完全不見壁壘。活像一尾靈活的魚,在汪洋文化中暢游,她會說七種語言:土耳其語、烏都語、廣東話、普通話、英語、韓語、Pushdo(方言)、Punjabi(方言)。「無牆」的基因深深構建出她豐富多元的生命、視野和想法。

正就讀大學商科,將來想到跨國企業工作,她不希望停下來,想見得更多,接觸更多新事物。她曾在一間小型公司上班,「一腳踢」接觸公司營運各項大小工作:宣傳、文書、開會等,雖然辛勞,但這些都裝備著她的夢想。閒時她會到外地旅遊,向外奔走,體會這個世界,見識更多人和事。

亞美說,每次外遊回港,都像回家一樣。「大廈管理員會熱情地跟我打招呼,鄰居見面總會問候我。如果好一陣子沒見到我,會主動問我到哪裡了,這些關心叫我十分溫暖。」翱翔的飛鳥總會歸巢,外向的人總會想家。雖然喜歡見識世界,但一個溫暖的「家」對亞美來說也很重要,因此她很喜歡香港。



  1. 花美德Mia Teresa B. Fajardo

女  大二  英文系  菲律賓裔

花美德人如其名,一副標緻的華人臉孔,身形高挑,從外表上看,她的菲律賓血統並不外顯。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,也會說廣東話,她認識不少中國朋友,並努力學習中文,享受在香港生活,喜歡旅遊。

在本地中學成長,可是由於學制,自高中起,便被分派到非華裔班別,她的中文造詣在那裡卡住了。她沒有放棄,積極與華人朋友交流,練習中文,可是結果卻事與願違:「因為他們也想練習英語,所以每次交流最後都會變成一起說英語。」她只好在課餘時間,上網看電影、看Youtube來學中文。此外,她也積極做兼職,工作過程中學習到不少中文,叫她鼓舞。

花美德喜歡香港,特別是它自然地道的一面。她不喜歡逛大眾蜂擁的旅遊景點,所以她不時四處發掘隱世佳處,有趣的新景點和事物。例如東涌,一個普通的新市鎮,她走上欖車,看著滿天瑰麗的日落,特別享受和深刻。正正因為她喜歡到處發掘新事物,她夢想是成為空姐,四出旅遊,感受世界。她眨著烱烱有神的雙眼說道。


  1. 趙翠儀Nimra Rabbi

女  大二  英文教育  巴基斯坦裔

翠儀具華人血統,爺爺是巴基斯坦裔,嫲嫲是香港華人。打扮斯文,外表雖然帶著腼腆,但卻是名愛說話的女孩。以流利的廣東話高談闊論著,但她的中文水平,因著學制問題,其實只有小學水平。她是從電視上「進修」中文的。

「我很喜歡看電視!看卡通,看劇集,都是中文的,連Discovery Channel我也是看中文的。」她常常看電視,結果家人把家中三台電視都送給他人了。「最近我喜歡看韓劇,現在電視都在網上看了。」她拿出手機吃吃笑道。

眼見現在的翠儀侃侃而談,以前的她並不善說話,縱使內心有很多感受想法想分享,也不懂表達。「其實我本來就很喜歡說話,只是……從小有點社交障礙。」長大後,她參與了一些機構的青年工作,遇上一位很熱心的上司,常常帶著她出席活動,助她克服社交障礙,結果成就了今天勇敢分享的她。

成長過程中,感恩有不少人扶持,祝福她的生命,其中一位是她的中學物理老師。當時她的物理科成績預計在DSE公開試是「U」(不予置評) 或「Level 1」(不合格),她覺得這科很困難,但就在她也放棄的時候,這位老師沒有放棄她。每逢翠儀留校溫書,老師都會說他就在這裡,如有需要,隨時來找他。老師的支持和鼓勵讓她重新振作,抱著不能辜負老師的心,最後在公開試中,物理科合格,並以不錯的成績考進了香港大學。

翠儀還有顆善良的心。她曾在購物時被店員不禮貌對待,甚至侮辱。她朋友們都很生氣,認為應該罵回去。可是翠儀選擇不以惡言相向,想著要為自己族裔留下良好印象。她覺得綜觀而言香港人是友善的,像她一直成長以來,遇過的前輩、朋友一樣。






  1. 路文Gharib Numan

男  職青  巴基斯坦裔

路文說話自信,握手力度合宜,雙眸炯炯有神。他壯言自己不怕即席演說,不需用稿。「但這些不是我與生俱來的。」路文分享自己以前是非常害怕說話的,別人給他遞「咪」,他會手震口震,有稿也讀不好。今天能言善道的他全賴八至十年前,遇上一位明愛社工。那位社工常常帶著他出席各種活動,當時路文不明所以,但原來這位社工助他逐漸克服了說話障礙。

路文對社會時事特別關心,常有一套獨特的想法。「在我大三大四時期,我與一名香港朋友很要好,常常會討論香港各種制度及時事。」後來這位朋友邀他一起在某非牟利機構服務。在那裡參與的服務及活動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機構、政府部門,如勞工處、職業訓練局等。當中也有機會與政府官員溝通,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女士他也見過。這些經驗培育出他的制度視野,宏觀地看社會問題,例如在地鐵上見到一名母親拉住小孩,不讓他坐到某少數族裔人士旁邊。很多人看到歧視問題,路文卻指出教育與不公的關係和結構影響;又如少數族裔常固定找某幾類工作,很多人看到少數族裔機會不多,路文卻指出其實機會有很多,只是他們「不知道」。因此要改善必須加強資訊流通及社會教育,否則少數族裔在家族間或民族間,只會繼續狹窄地教育、生活、傳承下去。

對於夢想,雖然經歷裝備他走社會服務及政策的道路,但他打從心底渴望的是航空業。他是城大航空管理科畢業的,可是這條路並不容易,現行制度對他入行也有不少阻力,他期望未來再有機會進軍此行業……或許,未來會在巴基斯坦,開所屬於自己的餐廳或手工店?路文笑說。





  1. Rabia Batool (Rabia)

女  大二  社會科學  巴基斯坦裔

嬌小玲瓏,個性直率。聽到內心同意的想法,會猛然點頭,直言︰「是的,是的。」Rabia喜歡的事會直接說喜歡,不習慣的事也會直言不諱。口中說著標準的廣東話,但她坦言,自己是出來兼職後才學廣東話,有賴香港的同事常跟她談話,讓她進步飛快。可是,她還是對自己的廣東話沒多大信心。雖然在香港出生,可是因為學制,以往學校都是以英語教學為主。可以的話她會選擇︰說英語可以嗎?

Rabia喜歡自由,喜歡跳舞,特別是Bollywood(一款印度舞)。她不是自幼受訓那種年輕舞蹈家,她只是喜歡,很喜歡。以熱誠起舞,她夢想是擁有自己的舞蹈室,可以自由飛舞。家裡的姊妹同樣喜歡跳舞,三姊妹共舞的時光她十分嚮往。可是,舞動的披風是層層文化枷鎖,在巴基斯坦的文化裡,兒女是家人的社會形象,她不能隨便跳舞,要顧及端莊形象。在香港生活,Rabia可以獨個兒闖盪,在巴基斯坦的社會中,家人總會對孩子格外留神。

幸而,Rabia的父母比較開明,體諒和疼愛她。女兒有這份興趣,他們支持她繼續,但因著平衡和尊重族裔文化,他們建議儘量室內舞蹈。Rabia明白,可是欲欲若跳的衝勁,有時候這些「披風」還是蓋不住。Rabia記得有次跟友人在燒烤,她們聊得很興奮,很享受那個瞬間,後來更跳起舞來。她隱隱憂心,會否太嘈吵。及後有數名香港青年走了過來,沒想到不是來指責她們,反而加入聊天聚會,最後更一起跳舞。那晚眾人樂極融融,叫Rabia至今仍津津樂道。



  1. 阿思瑪 Khan Asmaarah

女  大二  幼兒教育(特殊教育)  巴基斯坦裔

高冷的阿思瑪比較寡言,她在國際學校成長,平時鮮說中文,個性硬朗,凡事都要做到最好。她曾在中學奪得最佳辯論員,亦擔任過學生會主席。就讀大學時得過寫作比賽獎項,亦因各方面表現優秀,獲頒獎學金。她認為在香港有很多機會,應該要好好把握。

目前就讀幼兒教育大專課程,但她的目標並非當幼稚園教師,而是校長。她希望當領導層,帶領學校發展。看著硬朗,阿思瑪背後其實栽種著一株溫柔的愛心。「幼兒教育對小孩來說很重要,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動力,這動力會影響著他們之後很多年的發展,甚至一生。因此幼年時給予他們正面回憶很重要。」

她實習時見過有位學習遲緩的小孩,他被置之不理,努力學習也追不上進度,被學校遺忘,他自己也放棄了。阿思瑪見狀,多抽空鼓勵他讚賞他,陪他玩他喜歡的玩具,慢慢地,這孩子開始有笑容,有回應,學業上也進步了。「實習期間我最常做的工作就是觀察學生,看看他們有沒有特殊需要,如果有的話,6歲前發現到並接受相應培訓是最好的。」

阿思瑪平常最喜歡閱讀和寫作,喜歡懸疑小說和詩歌,期望未來能出版屬於自己的作品。阿思瑪,剛硬的盒子,細膩的心。

 

 

  1. Gurung Binda (Binda)

女  職青  尼泊爾裔

曾希望成為美容治療師的Binda,三年前美容學文憑畢業,可是因著進修課程學費太昂貴,最終只能在文憑資格止步,未能深造。

斯文的Binda有著深深的雙眼皮,笑容常掛,她在學生時期曾任手球隊隊長,技術出類拔萃,後來更獲參選國家手球隊。中四來港繼續升學後,常常在香港野外四處逛,會登山,會露營,一人在西貢走五、六小時是常事。

雖然因為來港升學,考核國家手球隊一事也告吹,然而,她很開心能來香港讀書。香港的學制與尼泊爾的學制,她更喜歡香港的。「在尼泊爾讀書壓力很大!作業繁重,又有體罰,在港讀書壓力小一點,做錯事不會受體罰。」Binda感嘆。

來港升學讓她錯失了一些東西,但同時也得到了很多,她喜歡香港。現在的工作是為來港生活人士舉辦不同活動,或提供不同服務,協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和融入香港生活。例如會做家訪,會舉辦城市導覽,會帶他們體驗香港的飲食、交通、文化等。

「至今我對美容學仍有濃厚興趣。」雖然因學費問題,三年前未能繼續進修,但Binda坦言並未放棄,未來希望能開創自己的美容事業。



  1. 畢綺薇 Butt Pakeeza Hussain

女  中三  巴基斯坦裔

畢綺薇舉止文靜,長著好學生的模樣。而事實上,也相距不遠。綺薇在香港出生,在香港本土學校成長,最喜歡看書,特別是小說。學業選科她選擇了歷史和英國文學,「原因是這兩科內容都有故事性,很有趣。」她笑道。以往在校她有參加籃球班,後來因為要專注學業而暫停了。「特別是預備考試期間,很忙,完全沒有時間。」備考時期她每天下課會多花三四小時溫習,2019年她成績更是大躍進,獲得學業進步獎。

除了學習,有些課外活動她還是保留了下來,例如英文辯論隊。她誠言很享受辯論勝出的感覺。開始接觸辯論是在小五,當時老師推介和鼓勵她參加,她便嘗試一下。一試便喜歡上,直至現在中三,每年都在辯論比賽中表現活躍和出色。未來她希望當律師,不單單為了辯論,也為了伸張正義。若果要埋沒良心,那客戶她寧願不接。

正值花漾少女之年,除了正經的學業和辯論,她還喜歡追星。她最喜歡韓國的組合BTS(防彈少年團),並加入了粉絲會留意他們的最新動態。她還記得去年在亞洲博覽館那場頒獎典禮,見到偶像,她跟朋友們興奮地一起高叫歡呼,場面十分難忘。她嘴角絲絲笑著、津津有味地說。




  1. 毛利恩 Muhammad Ariyan

男  中三  巴基斯坦裔

嬰兒胖的毛利恩喜歡踢足球,有時會跟朋友一起到足球場與人比賽。他運動,可是他很怕練體能。因此學校各科中,他最不喜歡體育課。他想過將來做警察,因為能夠助人為樂,家人也支持。可是,最後也因為怕體能訓練改變了主意。本身學業成績不錯,全班第五、六名,便決定努力讀書,未來當名公司管理層。老師知道後,推介他選修商科及旅遊科。

在巴基斯坦出生,大約五、六歲才來港,在學校成長中,他曾受欺凌。「一些學長會特意站在走廊不讓我通過,也會阻擋我回課室,有時會用髒話辱罵我。」他回溯這些不愉快經歷,臉上難過起來。「每次遇上這樣的事,我都會向老師求助,後來這些事再沒有發生。」

他的成長過程中也不乏開心回憶。例如考試獲取高分時,那種喜出望外;又例如跟家人一起郊遊燒烤,跟朋友一起旅行、回國,探望故地好友,陪伴外公外婆閒聊等,都叫他愉快難忘。還有很多高興事未能盡說,「開心的事太多了!」——他總結道。





  1. 斯文(穆斯曼)Muhammad Usman

男  中五  巴基斯坦裔

沉穩而直率,表達清晰到位,斯文聊天說一則一,不會多言,偶爾會承接話題,說適量的話。有些人說話連珠炮發,反應機靈敏捷,社會稱之為「小聰明」。相反,有些人話不多,像一些老教授,也像滴漏的咖啡,速度不快,卻清晰到位,偶有精華,社會稱之為「大智慧」,斯文貌似後者多一點。

小學在非華語學校就讀,中學才進本地學校,他分享當時不大懂中文,跟別人溝通很困難。但掌握一門語言別無他法,要多聽多說。他就不時跟同學、老師多聊天,課堂教的中文課也努力溫習。最終跨過這一大難關,現在他已說得一口準確流利的廣東話。融入學校群體,除了語言,興趣也很重要。斯文是學校籃球隊成員,會與同學隊友在賽場上共同進退,為校增光。「2018年那屆學屆比賽特別深刻,我們打進四強賽,在爭取進入首兩名的賽事中,我們本來領先一分,在最後兩秒竟然被對方意外地丟進一球,結果我們反輸了一分……有隊友當場哭了起來,場面憾動深刻。」

未來他的目標是當牙醫,可是大學修讀牙醫的要求包括曾修讀生物課,之前他沒有選修生物課,於是計劃DSE香港公開試畢業後,在一些專業學院補讀生物學,然後覓路升讀牙醫。或許需要出國,但家人都很支持他的理想,表示若果他真的喜歡,到哪裡修讀都沒問題。為什麼會想當牙醫?沒有很震撼的經歷和偉大原因,只是剛好有一天,上網看到一些牙醫資訊,心想這職業好像不錯,就決定了。